所谓装配性行业,主要是指汽车、船舶、机械、家电、电子设备等行业,所谓的日子好过些是相对那些日子不好过的行业而言的,例如今年前10月,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1.33%,而纺机行业利润率则达到了6.56%,汽车行业则达到了4.9% ,船舶行业达到了4.38%。 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同,例如钢铁行业仍然走的是降本增效的道路,降本增效本质是增效降本
所谓装配性行业,主要是指汽车、船舶、机械、家电、电子设备等行业,所谓的"日子好过些"是相对那些日子不好过的行业而言的,例如今年前10月,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1.33%,而纺机行业利润率则达到了6.56%,汽车行业则达到了4.9% ,船舶行业达到了4.38%。
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同,例如钢铁行业仍然走的是"降本增效"的道路,"降本增效"本质是"增效降本",通过更多的订单提高设备作业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固定费用率,然而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特别是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充足订单的条件无法满足,自然其盈利模式就不能变现。
而效益较好的行业走的是"提质降耗"的道路。通过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卖出好价格,通过设计出较低成本的工艺来降低成本,他们非常清楚,提高售价与扩大销量本身是矛盾的,而且生产者在消费者面前是"弱者",最后只能打价格战。而消减成本考验的是企业内功,任何企业经营过程当中的时间、能量、资产都存在着冗余,有冗余就存在着优化的空间,况且企业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是"强者",因此这些行业把降成本的重点迁移到设计与开发阶段。
装备型行业有一个特点,在它的成本构成当中材料成本的占比最高,一般占销售额的50%以上,大部分公司中的这一占比甚至接近70%。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案例假设,假设有一个年销售额为100亿元的产品,按3%的利润率计算,就是每年可以产生3亿元的利润,假设材料成本为60%(60亿元),人工成本为10亿元,制造成本为7亿元,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20亿元。假设我们设定一个利润增加3亿元,达到6亿元的经营目标,也就是利润翻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哪些方面的改善呢?如果材料成本占到60亿元,减少5%就可以产生3亿元的利润。是的,只是区区5%而已,但是人工成本呢?人工成本占比为10亿元,所以必须减少30%才能达标,而且人工成本不是说你想减就能减的。如果是制造成本消减就需要降低43%,接近一半,三项费用则为15%,由此可见材料成本削减对利润提升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其他成本。
尽管我们分析的是一个假设案例,但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今年钢材价格降低了5%,就这个5%,就可以为下游制造行业带来不错的利润了,在此我们没必要用动力电池行业来说事了,因为碳酸锂价格已经从高点的60万降到现在的10万了。
除了材料费用,无论是车辆、船舶还是机械都是由零部件组成的,而零部件又是由材料做成的,况且这些行业的设计部门还可以通过优化部件结构来通过轻量化将成本。
据我们的调研这些效益相对好的行业当中的部分企业效益特别好,他们的做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数字化来"提质降耗",例如通过部署plm算法模型来构建成本表,用成本表来预估成本、监控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