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现代唯物主义论来看,阳明心学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还是主观唯心主义。
那么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又是唯物主义呢?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而唯物主义则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
因为王阳明的心学中提到“心即理也”,出现了一个“心”,并且认为“心”就是“理”,所以被认为是唯心主义。
但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西方近代提出来的,而东西方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用西方的思维来衡量东方的思想,是否合适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西方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都是经典的唯心主义名言。同时,由于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王阳明也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
什么又是主观唯心主义呢?主观唯心论或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等。
用这个概念来看待阳明心学,就很容易把心学理解为主观唯心主义。
更有甚者拿出王阳明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有一次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很多人只看了王阳明说的最后一句,但其实王阳明说的人心“寂”与“显”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当人没看到花时,花在心中是处于一种寂的状态,但是当看到花时,那花就瞬间处于显得的状态。而这种显的状态,与我产生的关系,也就是物来顺应的关系,我的良知可以感知到花。
但是,当我没看见花时,那花与我并没有发生关系,所以深山中的花开花落,与我心并没有关系。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说的人物与心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否定花的存在,更没有说,因为我的心没有感知到花,而否认花,也就是物质的存在。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当你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并没有与我发生关系,这篇文章的观点对错,你是不知道的。但是当你看到文章时,不管你是否认同观点,但是我们之间都间接的发生了关系。
但是并不是说,因为你没看到文章,你就存在。不管这篇文章你看到没有,你都活蹦乱跳的好好的在那里。王阳明描述的只是心与物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否定物质第一性。这其实也是东西方哲学文化的差异。
言归正传,虽然主流认为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作为专研学习阳明心学的人而言,并不能接受这个论点。
但是不管如何,如果古人的哲学思想能促进我们思考,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我们就不应该否定,而应该去发展和传承,只有这样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