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认为:“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工的制造业,存在隐形的影响,由于汽车产业链条大、终端要解决顶端的现金流、利润等问题,将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影响”。
消费者躲避疫情将抑制购车欲望
从终端层面看,往年春节(一月、二月)都是汽车终端的淡季,并且或多或少影响第二季度的开端,而如今,受到疫情影响,这段淡季或将在终端市场表现更加惨淡。李庆文表示“汽车产品作为生产工具与昂贵消费品,现阶段不会像快消品线上购买,还是会进4S店,但由于消费者所有的力都在预防疫情上,躲避了前往经销商看车、选车,也就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虽然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宣布在生产端大幅延后开工时间的消息,但小幅调整的情况仍在。李庆文认为,制造业的延迟开工,从成本角度和生产链条的角度看,会产生损失,而终端又不可能单方面解决消费者躲避疫情降低的购买欲望,所以就不能实现汽车行业靠终端来解决顶端现金流、利润等问题,汽车行业2020年第一季度或受疫情影响巨大。
对于全年汽车销量走势是否会受到疫情的影响有重大变化,李庆文表示还是有的,但现在无法估量,而从长期看:“不要太悲观,疫情一定会过去,中国人民会战胜这次的疫情,由于国家体制的优势和市场判断,通过国家的动员,一声号令就会好起来的”。李庆文自信的说。
低端车不会靠疫情畅销
作为经历过两次“疫情”的李庆文而言,17年后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下的车市与03年“非典”后的车市完全不一样,他认为:“现在的市场形态不一样,“非典”后,个别低端小型车由于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私密空间上的安全感而畅销的现象不会出现在这次“疫情”后,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高,消费需求和市场的供应力度和种类也完全不同,像上汽通用五菱品牌推出的众多低端车,这次不会靠“疫情”而畅销”,李庆文肯定的说。
两次“疫情”最大的不同和影响
如果以“非典”为起点到“新冠”,在03年之后的中国车市进入了高速发展和上升阶段。除了2018年、2019年外乘用车销量都逐年攀升,中国公共交通体系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由于共享化、公共交通的逐步提升,另外多地限购、限号等政策的出台,慢慢降低了私人购车的需求。
李庆文表示这次”疫情“过后,是否能够重新审视和平衡公共交通与私人乘用车的关系,他说”在出行上,大家的选择应该更多元化,相比较公共交通,私家车的独立空间能够提升个人对疾病防控方面的安全感。不能剥夺人们对安全的选择权。“
不确定性是汽车产业未来规划的关键
在1月10日-12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闭门会上,受邀嘉宾在谈到关于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走势时,李庆文认为现在所有的判断都建立在既定的经验和过去产生的模型数据上,他建议应该添加两个维度的判断范围。
1、经济的影响是多面的,应该其它领域的突发事件;
2、企业对市场的应对,特别是创新的理念,企业的创新应该是消费者在没有需求的前提下,从产品角度创新带给人们务实的便利,来推动汽车产业创新。
这次的突发疫情正对应上他所提出的观点,采访最后,李庆文表示:“这次疫情将给车市一个调整时间,消费者的一个观念改变。会重新平衡社会出行的多元化领域。另外,中高端车型将进一步走强,富裕的阶层购买欲望与表象会更强烈,他们会选择更安全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