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前,当我们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例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手机、光刻机、大飞机,实践几年以后发现还有更难的,这些整机装备是由零部件组成的,零部件是由材料组成的,于是出现所谓芯片“卡脖子”热点新闻。
社会创业是企业创业的基础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高科技产业,出台了许多规划和政策,然而,这些规划和政策出于多部门,结果“合成谬误”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经验教训启发我们:要降低计划与现实不协调引发的偏差,只能从微观创新开始做工作,多鼓励中低科技公司创新与创业。
高科技并不能全部代表人类发展的未来,对于一国而言,其作用仅在于“与时俱进”的姿态。而要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还需要法治、道德、人文和宗教,还需要中低科技公司有所作为。这就像一家商店陈列高端商品,而盈利主要来源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商品一样。
而中低科技公司一般都是中小企业,他们需要人才、技术、资金各方面的支持。因此银行贷款政策应该有助于企业创新与创业,而不要设置狭窄的“科创板”上市通道融资,其实所谓直接融资都是金融资本殖民的鬼把戏而已。
还有一个比较残酷的社会现实是,过去所谓的“烟囱工业”、“夕阳工业”产能过剩严重,这些行业的生存之道,一是优胜劣汰,二是“出海”建厂,但这样做又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原来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体会产生大量的失业群体,雪上加霜的是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又加剧了就业矛盾。
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创新与创业公司又是那些失业者再就业的场所,政府理应提供培训补贴。
简言之,创业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政府的事儿,全社会都要创业,通过创新和创业持续改进不满意、不和谐的地方,这种管理实践总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效果要好得多的多。
企业创新和创业的战略与策略
创业需要实施创业管理,也就是需要在企业内部外部采取某些实践和政策,也就是需要实施创业战略和策略。
说到战略,有人说战略就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句话看似自相矛盾,其实后面说的不做什么,是指不做别人正在做的事儿,那创业公司应该做哪些事情呢?这就是企业战略选择问题。
幸运的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为我们指出了4种可供选择的创业战略:他们分别是破釜沉舟、攻其软肋、寻找并占据一个专门的利基市场、改变产品/市场或一个产业的经济特征。
历史上不乏"破釜沉舟"的案例,但它们并没有表明破釜沉舟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因为失败的企业已经淹没在历史里,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见。我们知道,尽管很多人凭借这种战略取得了成功,但更多人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因此我们并不推荐这种创业战略。
创造性模仿是替代高风险"破釜沉舟"战略的另一种选择,基本要领是当其他企业创造出新事物,有待改进之时,创造性模仿者才开始采取行动,很快他就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了新事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完成客户想要完成并愿意为之付费的事情,随后,创造性模仿制定标准,占领市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造性模仿所利用的先行者的失败,并不是人们普遍理解的那种失败,相反,那些先行者开始是成功的。例如苹果计算机在一开始推向市场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后来业绩每况愈下,是因为苹果公司坚持以产品为中心,而非客户为中心。于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公司以后,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更多客户需要的程序和软件,让客户体验性更好。
与其说创造性模仿者利用了他人成功,不如说是攻其软肋。创造性模仿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创新,他们并非发明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其完善并重新定位,新事物首次出现时,或多或少会少点什么。它可能是产品的额外功能;可能是产品或服务需要进行细分,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也可能是更合适的市场定位;简言之就是提供了一些当前依然缺失的东西。
创业公司还可以以利用"柔道战术"来对付市场先行企业,因为这些现有企业往往有一个经营习惯,只关注高利润领域。例如,雷军曾经讲过小米公司的产品利润率不能高于5%,高了也要降下来。
顺便说一下,创业公司不是追求利润的,而要时刻关注现金流,管理者要对现金、库存、应收款高度敏感。另外政府税收也不要看创业公司是否有利润,而要看它有无继续发展的现金流。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战略存在固有的风险,而且风险很大,创造性模仿者往往会分散力量,以规避风险。另外创造性模仿者可能会误判市场趋势,对那些不能赢得未来市场的创新进行模仿。因此创造性,模仿者要保持警惕和灵活,要愿意接受市场的评判,特别是要进行艰辛的工作和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们前面介绍的"破釜沉舟"和创造性模仿战略都旨在获取领导地位,甚至主导市场,其实我们下面要介绍的生态利基战略的旨在取得控制权。如果说前两种战略是使企业在一个巨大市场或重要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生态利基的意义在于小领域内取得垄断地位,力求使企业避开竞争和挑战。实施前两种战略的企业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企业,而成功实施生态利基的企业则享有实力,属于"隐形冠军"。
利基市场是指专业的小市场,创业公司可以从防风险市场进行突破。例如,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研制出一种方井盆装置;一家化工公司研制出一种能密封锡罐的化合物;爱尔康公司研发出一种酶。这些产品本身并不深奥,但是没有这些"小产品",会发生损失巨大的井喷事故、食品变质事故、手术失败事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针对利基市场采取降价策略是死路一条,因为这个市场规模小,与"薄利多销"的规模经济模式相矛盾,而且也不会因为降价就能扩大市场规模,因为这个市场是刚需的。
总结一下,上面谈到的创业战略都旨在推出创新,创业战略本身就是创新,这种战略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已久,但是这种战略将已存在的产品或服务转换成新事物,它改变了产品或服务的效用、价值和经济特征。从物质意义上来说,这些产品和服务并无变化,但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它们已是全然不同的新事物,创造客户,这是企业的终极目的,也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不管是创造客户所需的效用,改变定价结算方式,接受客户的实际情况并将其视为产品或客户所购买东西的一部分,还是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价值,都是建立在发现客户真需求基础上的。价格不是定价,也不是价值,是商家为用户提供以商品为载体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