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1985年撰写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读后感触颇深,特别是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面对当前经济转型的困境,我有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自从1973年秋天发生石油危机之后的十年,西欧失去了将近三四百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国内甚至流行着"经济零增长"、"美国去工业化"以及"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停滞"等口号。然而,事实是美国经济出人意料的继续发展,德鲁克把其归结为管理创新,他把这种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概括为管理,管理是一门技术,企业管理的主角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也是企业家。
我非常认同管理大师的观点,而且他这些管理思想同样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大家知道,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是在城市实现了党委领导制向厂长负责制的过渡,在农村实现了村委制向乡镇企业的转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当期非常热的口号,其实口号后面折射出厂长和乡镇企业“老板”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在其中发挥了创业与创新的作用,这些人通过管理创新改变了当时中国经济贫穷落后的面貌。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80年代的就业大军主要来自于出生率较高的60年代婴儿潮。如果不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贡献,那么这些人的就业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会使得社会秩序更加混乱。
如今我们又面临经济发展新的路口,如果说从1995年到2024年是中国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的30年,那么今年也是康波周期后20年的开始,为了摆脱康波周期的诅咒,我们又到了弘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了。当我们走在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交错的大道时,有哪些创新机会呢?90后创业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创新源于意外事件
很多年以前,一位知名企业家针对互联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对待新生事物很多人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开始是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最后来不及。那怎样发现并看懂新事业呢?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谈到创新机会源于意外事件,这个观点有助于我们抓住商业机会。
1、有些意外成功事件背后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若要从偶然事件当中洞察到必然的商业机会,需要管理者有坚强的决心、具体的策略、直面现实的意愿以及足够的谦逊。意外成功的事件是一种机会,但它是有要求的,它要求人们要慎重的对待;要配备最优秀最有能力的人员;要求管理者给予与机会相匹配的关注和支持。
七年以前,有“高人”曾经说过,未来的经济社会将是一个“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的时代”。今天我们再回顾会发现这些新业态正在逐渐成熟。还有,每年国家和省市都要发布“百强创新企业”,从这个名单里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5-7年之前已经开始布局了。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从夫妻店到连锁店的例子。有人从肯德基快餐店、星巴克咖啡店、罗森零售店获得启发:要让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取应有的价值和满足,传统的夫妻店是不行的,必须通过连锁经营方式才能做到,因为连锁经营需要植入管理创新,于是这几年我们看到零售店的city shop、房屋中介店的链家、水果店的百果园、面包店的holy bagel、咖啡店的瑞星、五金店的汇泰隆、顶固、百隆等。
2、精致规划、审慎执行后的失败酝酿着成功的机会。
中国有句老话“失败乃成功之母”,这里的失败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做事情之前务必要做详细的规划,而不是盲目行动,《细节决定成败》如是说。
你的产品销售不畅,不是你的产品不好,而是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管理者不仅要分析失败的原因,而且要走出去调查市场。
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不要根据生产产品的技术、成本定义商品,而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分门别类进行营销。
少用“我觉得”、“我希望它怎样”的直觉思维分析事物,多用“我认识到它怎样”的理性思维分析事物。
我们可以举一个连锁经营健身馆的例子,最近一兆韦德关门倒闭事件已成热点新闻,它倒闭的主要原因在于预付费模式。预付费模式的好处是快速收回投资本金,并且锁住客户。弊端是越看重现金流,就越推高了负债率,当负债率高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唯有现金流是一切的支柱。最后,活生生的把一个服务行业扭曲成了传销行业。
商业经营业态从夫妻店到连锁店的过渡,而经营连锁店需要管理智慧,实物产品可以一次性买断,而服务是分次享用的,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准则,任何”庞氏骗局“式的传销、资本炒作的引流、”信息不对称“的诱导,最后都会以失败收场的。
3、意外的外部事件也是企业成功创新的机会。
成功地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的前提条件是,意外事件必须与自身所在的行业的知识和技巧相吻合,尤为重要的是,意外的外部事件只是一种将已有专业知识重新应用的机会,这种应用并不能改变我们现有业务的本质。它不是多元化,而是一种业务扩展,但也要求我们在产品,服务以及销售渠道方面进行创新。
总结一下,不管是企业内部偶然成功的意外事件,还是企业外部的意外事件,都需要较高的商业洞察能力,而这种洞察能力,就是企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咨询师发现真问题,工程师真解决问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创新源于不协调事件。这些不协调事件包括现实与计划之间的矛盾;经营结果与客户价值和期望之间的矛盾;流程的节奏或逻辑的内部矛盾。
例如,乙方在为甲方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时候,供方与需方往往存在误解,两者在价值和期望上总是存在差异。这里面存在一个限制条件:只有企业内部人员才能发现这种不协调,而外部人员很难发现、理解并加以利用。这就是为什么我多次与合作伙伴强调指出:数据服务商在部署软件方案之前发现客户“真问题”是合作项目良好的开端,而这个发现“真问题”往往由咨询师来承担,一个人的职业背景很重要,数商往往是IT技术出身,而咨询师一般是工业技术出身。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还说过:创新机会源于流程需求,而流程需求本质来源于时代趋势。比如说日本人研发应用机器人比美国早五年左右,比欧洲早十年左右,并非日本人的技术多么厉害,而是较低的生育率造成的,流程需求源于人口结构特征。人工智能之所以”火“起来,表面看是“数(据)联(网)两算(算力算法)”的数字经济在起作用,期望解决流程不协调事件,但我们深入分析后发现,它的背后仍然是人口结构问题。
由数据、网络、算法、算力构成的互联网经济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很多企业不愿意走这条道路,即便走在这条道路上也显得力不从心、踉踉跄跄。原因有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基于需求创新的三个限制条件很多人没搞明白。
一是需求必须能够被清楚理解。仅仅感知到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否则,将无法明确解决方案的要求。例如,优秀教师并不是强迫学生死背公式,而是发明了一套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咨询师的作用也是如此。数字化转型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人际关系矛盾多数是发生在彼此不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二是我们可能了解流程,但仍缺乏解决问题的知识。这就是前面说过的,咨询师发现”真“问题,工程师”真“解决问题的道理。
三是解决方案必须符合人们的做事方式和意愿,对于更好的解决方案有广泛的认可,即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经常遭到保守人士习惯性、价值观的抵触,这就是说,甲乙双方在开启合作项目时,咨询师要组织客户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家知道那样做的好处,以及各自将做好哪些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