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随之而来的通胀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困扰之一,不论是经济扩张高增长时的需求型通胀还是低增速时的供给侧改革导致的通胀,对国内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
下面来历数改革开放以来的七次通胀。
第一次:1979-1980年,通货膨胀率达6%。改革开放伊始,国内进行商品经济改革,基础建设投资剧增,大量增发货币,政府财政赤字率从1978年的-0.28%一跃达到3.3%,达到了1960年后近20年的峰值。最终,国家不得不通过收紧货币、压减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物价来抑制通胀。
第二次,1984-1985年,通胀率高达9.3%。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社会总需求迅速增长,货币信贷投放急剧增长,工资性收入增产产生通货膨胀。国家通过控制固投规模、收紧信贷来抑制物价。
第三次,1987-1989年,通胀率最高达18.8%。1985年,中央紧缩政策尚未完全见到成效,国内基建投资、货币发行逐渐放开,叠加工资改革推行,商品价格一路高涨,最终通胀率高攀至18.8%,并引发了“抢购潮”。政府采用了“急刹车”的办法,货币停发,几千个建设项目同时停工。
第四次,1993-1995年,通胀率最高达24.1%。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全面放开商品定价。地方开发区建设盛极一时,信贷规模、企业投资大幅扩张,生产资料需求直接推动通胀。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高达12%),回笼货币,调高交易税最终实现经济“软着陆”。
第五次,2007-2008年,通胀率最高达8.74%。国内经常项目顺差导致巨额货币被动投放,总储蓄占GNP比重从1998年38.3%增长到2008年的53%,内需不足之下,国外需求也受全球次贷危机影响锐减。国家实行四万亿救市,但却也导致通胀再度抬头。最终政府采取房产限购,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紧缩货币政策。
第六次,2016-2017。2016年初工业品价格止跌大涨,于2017年2月达到顶峰。国家开始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执行重大项目来维持经济稳定托底的目的。资金利率偏低,货币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全国房价遍地开花。2018-2019年房价继续坚挺,并未出现显著的放缓。
第七次,2020年至今。2020年下半年开始,部分国家疫情控制有所起色,欧美国家为经济复苏,发行了海量的货币,刺激需求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供给缺口逐步扩大,导致全球性的原材料短缺,煤炭、铁矿石、钢铁、铜铝等大宗商品持续暴涨。除此之外,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指导大纲下,供给改革继续推行,供给侧收缩预期强烈。
5月12日晚8点半,美国CPI数据公布,无论是美国的整体CPI还是核心CPI,4月份增速都创出惊人记录。其中,美国4月整体CPI同比大涨4.2%,增速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4月核心CPI同比大涨3%,创1996年1月以来最大增长。
即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信任何通胀都只是暂时的,但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依旧无法消除。受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影响,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111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1.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8%,苹果、Alphabet和微软等超大型科技股更是大跌至盘前低点。货币市场有观点表示,到2022年12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0%。
4月,国内PPI同比增长6.8%,主要贡献来自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等。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0.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6.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7.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13.3%。
反观4月CPI,同比仅上涨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是否说明国内通胀压力真的不大呢?其实不然,从调研来看,大宗商品的大涨已经导致下游行业不堪重负。
以钢铁为例,对下游行业而言,钢材价格的过快过大上涨,已经对部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明显挤压,尤其是钢材成本占比过高的企业。
据Mysteel最新调研,建筑业方面,有56%以上的工地表示钢价上涨已经影响到了施工,30%的工地因资金问题开始停工,其余也开始以消化库存为主,减少采购。从黑色压延及冶炼行业来看,众多压延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堪重负。如焊管、冷轧、镀锌、彩涂、无缝管等钢材生产厂家,因热轧带钢、热轧基板等原料高位,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下降;从汽车制造业来看,钢价上涨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压力骤增,如拖车、挂车等汽车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从家电行业来看,钢铁、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迫于成本压力,去年以来,海尔、海信等品牌均已上调了部分新产品价格10%左右,五一之后继续上调价格;而造船行业因船板价格大幅上涨,手持船板订单面临巨大亏损,被迫放缓造船施工进度。除此之外,PPI和CPI的剪刀差也接近历史高位,剪的就是中小微企业的利润,这些企业主要以零部件配套商为主,上有强势的钢企,下有不敢失去的终端龙头企业客户,行业竞争压力较大,最终只能独自承受涨价带来的压力,处境堪忧。
从目前来看,通胀绝不仅仅是反映在CPI上,PPI同样可以反映出通胀压力。CPI之所以增长较慢,除了猪肉影响,还有传导方面的问题。为防止通胀抬头,引导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健康运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国家政策调控必不可少,也将成为当前市场过热情绪的“消防员”。总的来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