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情况及发展方向。
时间:2020-01-04 21:47 来源:雅延咨询 作者:雅延 点击:
次
12019年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情况2019年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美国贸易战引发了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不锈钢产业在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原料资源大幅变化和波动、国内经济调整转型、环保加严的大背景下,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全行业运行平稳、结构改善、质量提升、效率提高、韧性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
1
2019年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情况
2019年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美国贸易战引发了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不锈钢产业在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原料资源大幅变化和波动、国内经济调整转型、环保加严的大背景下,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全行业运行平稳、结构改善、质量提升、效率提高、韧性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和能力。
1)产量和消费量增长
预计2019年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突破3000万吨,同比增长12.36%;不锈钢表观消费量2460万吨,同比增长15.5%。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辐度,反映出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利的形势下,我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稳增长等措施的效果,反映出不锈钢作为功能性、替代性材料的特性。
2)品种结构出现新变化
在不锈钢品种结构中,我国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47.76%,同比增长2.24个百分点;4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17.51%,同比降低3.04个百分点;200系不锈钢占比34.13%,同比增加0.78个百分点。双相不锈钢预计突破20万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大幅增长,并替代进口。300系不锈钢阶段性下降至50%以下,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镍价大幅上涨导致不锈钢价格上杨;400系不锈钢占比下降反映出我国在制造、性能、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差距。增强优质不锈钢发展,抑制劣质不锈钢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3)进出口量双双下降
预计2019年我国不锈钢进口115万吨,同比减少70万吨,下降37.84%;出口360万吨,同比减少40万吨,下降10%。进出口双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美等贸易壁垒及我国实施对印尼等国不锈钢反倾销。
4)科技创新研发提速,高特精不锈钢产品不断推出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各企业重视科技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实施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太钢超薄精密带(手撕钢)获冶金科技特等奖,产品入住国家博物馆;高纯316H 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超级奥氏体S31254和超级双相不锈钢2507首次应用于船舶脱硫;研发量产600系、800系镍基合金、高等级双相不锈钢等大量替代进口;超级铁素体不锈钢445J2应用于青岛机场大型屋面工程和汽车排气筒。酒钢研发出超纯净电磁屏蔽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并量产。东特研发Ni44HT超合金焊丝用钢和DT550高耐蚀盘条。永兴研发N06625、GH2132镍基合金。长特研发Cr12高级模具钢挤压管。邯特研发UNSN08031新品。中兴能源研发的自来水供水用不锈钢波纹管取得重要突破。久立在核废料处理领域研发专业管材取得突破性进展。武进大口径冷轧管产能也逐步释放。
5)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2018年全国取蹄非法中(工)频炉,近几年我国高效热轧、高效冷轧大量投运,落后冶炼、热轧、冷轧设备陆续淘汰出局,为不锈钢产品质量提高创造了基础条件。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意识、质量措施、质量管理普遍增强,使不锈钢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太钢、宝武、东特、泰山、武进等企业在国家科技质量评比中获奖。
6)产业重组整合提速
2018年东北特钢、西南不锈破产重整,宝钢上海不锈钢停产,戴南壮士断臂关闭300余家非法中(工)频炉企业,许多低效不锈钢生产企业关闭,不锈钢行业重组整合开始推进。沙钢重整东特后今年企业管理大幅提升、效益明显改善,西南不锈破产重组后重新布局,宝钢不锈钢易地搬迁提升水平,江苏德龙进驻戴南协助政府进行产业升级。今年,太钢、宝武、鑫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电气、青山集团入驻天津钢管开展重组前期工作。不锈钢产业重组有利于提升效率、提高集中度、改善行业生态。欧、美、日等国不锈钢产业变迁的轨迹证明,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重组整合是必经路径。
7)环保水平大幅提升
2018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大气、水、固废、危废等超低排放标准,倒逼企业提高环保装备水平。经一年多的环保装备升级工作,全行业企业环保水平大幅提升,努力适应国家蓝天碧水要求。
8)全球首例不锈钢期货上市
今年9月25日上期所不锈钢期货开盘,标志着我国不锈钢有了自己的定价机制和对冲风险的工具。截至11月成交42.24万手、交易319亿元,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我国不锈钢期货上市成为全球首例。
9)不锈钢国家标准密集出台,提升不锈钢生产和应用水平
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标准。今年,含铜抗菌不锈钢、工业炉用铁镍基耐蚀合金无缝管、流体输送用镍-铁-铬合金焊接管、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耐蚀合金热轧厚板、热轧薄板带及冷轧薄板带、不锈钢极薄壁无缝钢管、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酸性油气田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圆管坯、耐蚀合金棒材、盘条及丝材通用技术条件、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通用技术条件、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盘条、液化天然气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氧气管线用不锈钢无缝钢管、高压临氢装置用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等18项国家标准已经编制完成。不锈钢丝、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尿素级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冷顶锻用不锈钢丝、不锈钢弹簧钢丝、耐蚀合金盘条和丝、耐蚀合金焊带和焊丝通用技术条件、耐蚀合金小口径精密无缝管、耐蚀合金无缝管、耐蚀合金锻材等11项国家标准已经颁布。贯彻执行上述标准,将会提升我国不锈钢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
2
2020年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0年国际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低迷的状况仍将持续,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可能由主要发达国家继续向外蔓延,地缘风险隐患呈加剧趋势。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接见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会议全体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明确“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遇到更大的下行压力,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因此经济增长充满挑战性,GDP稳增长任务艰巨,环保高严趋势持续,消费、出口、基建三大稳增长要素发力点所面临的挑战重重。
1)以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这概括了投资、运营、生产力要素(员工)、社会责任、市场贡献和竞争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检验标准。
2)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产品
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好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体现企业形象,反映企业素质、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能力,也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产品质量提升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从装备、原料、工艺、操作、管理等方面找到影响要素,用PDCA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联合攻关、持之以恒、一个一个解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也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高质量发展还应拒绝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3)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科技研发,产品升级,开拓市场
当今高质量发展更应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实施产品升级,深入用户、开拓市场,为我国高端制造提供自主可控材料。
4)高质量发展依靠技术和流程降本增效,提高成本竞争力
不锈钢是绿色的功能性、替代性材料。功能是它独有的,但替代其他材料则要有相应的成本竞争力。国家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环保升级、民生改善中需要不锈钢,但成本过高会影响替代,通过技术创新、流程创新、降低成本、保住合理利润、扩大应用,可实现产用良性互动,产用共赢。
5)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科学、严格、国际化的管理
高质量的管理要有好的文化、科学的流程、严格精细的过程控制、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装备,和员工通过不断激励产生的动力,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上下更大功夫。管理提高产能效率,不锈钢存量产能的潜力至少有20%,不应再走新建、扩建规模老路了,要走集约化、精细化、精准化、高效率的高质量发展路线。
3
2020年不锈钢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料
印尼红土矿2019年初禁止出口,对我国不锈钢及炉料生产企业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菲律宾红土矿及金属镍的量/价产生波动,对此,各企业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及早举措,另一方面国际不绣废钢质优价廉,我国缺铬少镍,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取消对不锈废钢进口限制。
2)出口
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利于不锈钢出口的贸易措施,针对性的将不锈钢出口作为对外商务谈判的重要一环,支持企业出口。
3)生态
各企业和不锈钢协会要共同努力改善经营中存在的部分乱像,研究行业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同心协力改善不锈钢经营生态环境。
4)环保
在严格按国家要求提升环保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对标国际水平研究排放标准,研究停/限产的精准化和程序化举措,实现环境美好和企业和谐发展的共同目标。
5)提升装备水平
对不锈钢产业升级涉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投资,有关部门可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各企业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推动不锈钢行业制造水平升级。
6)研发新产品和替代进口产品
加大研发力度,建立创新机制,努力研发新产品和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企业有硬性国产指标,倒逼产需联合研发,提高我国的研发、生产水平,实现自主可控。
7)研发推广不锈钢供水管
国际上不锈钢供水管系第四代供水用材,具有节能、减漏、卫生、长寿等方面特有功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不锈钢供水管虽有研发,但制造水平、效率、成本与日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力支持相关企业研发制造设备、生产产品,打破技术壁垒。
8)风险防控
2020年不可预知因素较多,应加大经营管理力度,特别是研究全球经济信息、大宗原燃料变化,研究金融、税收等国家政策,应用好避险工具,努力做好事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