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久,2024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商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盖世汽车了解到,内卷浪潮下,充电桩行业未来奔赴星辰大海,以下三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冲破内卷枷锁,充电桩行业将从“卷价格”升级到“卷服务”。第二,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爆发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围绕C端市场布局将成为出路之一。第三,结合电力与能源,发挥好充电网络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未来行业行稳致远的必经之路。
从“卷价格”升级到“卷服务”
“这条赛道前景好,门槛也低,很多企业都在高价抢资源,当前充电站投建及运营的竞争非常激烈。”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华北大区总监丁安国指出。
不过,在内卷、竞争激烈的氛围下,充电桩行业的吸引力依旧不容小觑。“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多如雨后春笋。”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全速”)市场部负责人程彩虹告诉盖世汽车,行业“内卷”也是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作为新进入者,依靠所在地合肥得天独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中科全速正在市场展开布局。
“打价格战,大家都不盈利,行业就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下去,更不用提合理、科学布局整个充电网络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认为,服务是破局之处。
他指出,服务是今年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现在整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从“比价格”向“比服务”进行转变。充电基础设施整个行业,包括设备企业,平台企业,服务企业以及车企,都需要深刻思考,如何给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
盖世汽车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中也指出,当下充电桩整体利用率偏低,36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时间利用率仅为11.3%,其中,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有15座。
仝宗旗指出,企业把精细化服务做好,充电场站的利用率就会上来,也有利于企业缩短资本周期。随着私家车主比例的提升,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正慢慢差异化,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往高质量方向发展,不仅包括高品质的设备,也包括与之相匹配的运维和服务。
为针对全国的公共场站进行差异化评级,引导车主依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星级场站,充电联盟和主要的充电运营企业、车企、地方政府、设备企业、保险公司等历经一年进行交流与讨论,形成并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场站测试评价规范》。其中评级的内容有场站设施、场站服务能力两大方向,包括安全合规,运营效率,服务便利,绿色低碳等。
目前,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也在做本省/本市的星级评价,有些还和运营补贴挂钩。比如,今年上海市已经发布了新能源出租车充电示范站评分标准(2023版),杭州市也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等级评价和示范站点评选工作。
据悉,充电联盟正在和多地的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接下来,全国星级评价将作为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要求。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将启动充电桩质量分级标准,未来针对全国的充电设备进行质量分级,同时和星级评价挂钩。
围绕C端市场布局“补短板”
充电行业这么卷,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在哪里?特来电副总裁张荣纪的回答是:面向C端市场布局是趋势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目前行业对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预判为40%。不过,由于很多城市更换网约车和出租车为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接下来新能源汽车增量的90%将来自私家车。
根据广州小鹏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雍洁分享的数据,目前部分车主会安装家充桩,但仍有60%以上的私家车充电需求会产生在公共网络,并且各家车主对自家品牌充电桩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张荣纪指出,现在比较卷的是公共充电市场,车桩比达到了2:1。充电站和加油站不一样,充电站可以建到小区、园区、甚至是办公楼底下,这就意味着,未来私人市场的爆发将给行业带来巨大红利。
根据特来电分享的北京地区的数据,一辆私家车平均一个月充电8次,每次充电2.36h。而对于私家车来说,95%以上的车辆每天会停放21h。如果能够实现谁停谁充,将会真正实现方便。如今,即使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依然没有达到。因此,未来10年,私家车充电是非常大的赛道,特来电北京充电场站就是通过向C端转型实现了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都在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以及高速公路、农村地区等区域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这几个场景正是解决C端用户充电痛点的关键之处。
此外,各省的交投集团和高速公司开始进入充换电领域,围绕高速公路、公路沿线加快投建速度。蔚来、理想、小鹏、大众、广汽等主机厂也在积极构建超快充补能网络,服务好C端车主。就在8月20日,蔚来汽车的充电网络建设更是迈出一大步,发布了“加电县县通”计划,目标在2025年6月30日前,蔚来将实现充电县县通。
不过,目前居民区充电还存在车位不足、报桩关联方多、安全隐患突出、建设条件受限、电力容量受限等问题;高速公路的主要问题则是盈利能力和潮汐现象,也还需解决规范运营秩序、科学合理布局以及探索价格体系。
将与电力能源的融合作为“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充换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在前期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二是瓶颈论,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俊国指出,突破这两个争论后走到今天,充电行业应该关注的是,电力能源未来如何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同时,保证电动汽车的发展。
如今,新能源汽车作为分布均匀的灵活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已不容忽视,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部文件,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融合发展,以便更好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
比如,1月4日,《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发布,这也是车网互动的顶层设计文件,旨在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进入8月份,更是接连发布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已经被列为2024—2027年重点开展的9项专项行动之一。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性,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理念,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更需要电动汽车作为灵活性负荷进行调整。因此,有行业人士指出,充电站除了赚电费差价和服务费,未来可持续盈利还可以赚电力和能源的钱。
基于国家政策层面对车网互动、虚拟电厂方向的支持与引导,已经有企业对整个市场作出预判并提前进行了布局。程彩虹也提到,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光储充一体化智慧综合能源站大规模落地是其中之一。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而“光储充”一体化是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于一体的绿色充电模式,是推动从“低碳”向“零碳”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中科全速正在加速建设二期工程。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在做“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过程中,已经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