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技术禁运无碍中国军工发展
时间:2018-08-04 08:52 来源:雅延咨询 作者:雅延 点击:
次
8月1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44家中国企业(8个实体和36个附属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军工领域技术禁运始终存在,本次封锁并无实质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一共经历三个时期。
1949 年-1971 年为全面封锁时期,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技术禁运;1972 年-1989 年为有限放松时期,尤其在里根政府时期,中国从美国获得先进技术较为容易,在军工领域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和装备购买,对军队装备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1989年至今,美国采取全面措施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通过立法、行政手段等细化高技术出口管制措施,并且通过多边体制和措施对欧盟、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加强监督,严禁军工领域关键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清单由商务部负责制订。根据美国商务部《出口管理条例》规定,管制清单内的技术出口必须事前申请许可证。2007 年,美国商务部对《出口管理条例》进行修订,明确对中国军工技术出口的原则和管制项目,成为军工技术禁运的主要依据,管制清单涉及航空器、惯性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部分电信设备等20 类共计2500 项产品。
本次技术封锁是美国对华技术管制的“正常”行为。美国对中国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封锁由来已久,自1989 年开始的严格封锁时期,管制清单项目不断增加,在航空航天、信息化等领域的技术禁运愈加严格,也不断有中国企业被加入技术封锁实体清单。本次技术封锁名单企业依然集中在航空航天和信息化领域,且并非首次将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是美国技术封锁手段的常规操作。
国防军工产业自力更生,重点领域已基本摆脱外部依赖
我国在国防军工领域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基本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不同,我国在国防军工领域一直秉承自力更生的原则进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由“军工集团+民参军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格局,在以往较为薄弱的半导体、新材料等诸多产业链中上游领域已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基本摆脱了对于西方国家的依赖。
半导体产业是我国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明确将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列入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 2014 年 9月创立,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两年多时间,大基金仅持股超 5%以上的上市公司就达 11 家,市值合计约 3200 亿元规模,大基金持股市值约 350 亿元;截至 2017年底大基金累计有效决策投资 67 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 1188 亿元,涉及军工板块 A 股标的包括北斗星通、耐威科技和景嘉微。
我国碳纤维行业经过长期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封锁,碳纤维产业化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在高强、T300、T700 和 T800 型号产品方面已经具备产业化体系,可以支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需求,同时在以空间飞行器为主要需求对象的高强高模碳纤维技术产品已经完成突破,逐步进入工程化生产阶段,并展开小范围应用。
本次技术封锁仅有短期情绪影响,重点关注国产替代领域投资机会
本次技术封锁看似势头强劲,但对军工板块仅有短期情绪影响。在本次技术封锁消息公布后,市场投资者关注程度较高,普遍持悲观预期。而从我们对美国军工领域技术封锁历史的梳理情况和当前我国国防军工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情况来看,技术项目管制和企业实体清单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禁运的常规手段,1989 年至今一直处于较为严格的技术禁运时期,本次将 44 家中国企业加入实体清单,并无实质意义;我国国防军工行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并在关键领域已经基本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技术封锁也无实质影响。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领域投资机会。客观来看,我国军工行业在半导体、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等领域由于在历史上存在短板,在加速赶超的过程中依然有一定的进口依赖现象,但当前国产化替代推进较快,存在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符合“行业空间大、国产化率低、国产化刚需强劲”三大标准的相关行业,主要是军用半导体、军用碳纤维、军用 ATE 等相关细分领域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