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分类推升塑料新需求—短期利好但难以持续
2019年6月28日,住建部表示,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初步建立了其他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平均每个家庭配2-4个垃圾桶。并将继续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2019年7月1日起,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开始实施。在大部分时间不能投放垃圾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浪费一次性投放垃圾的时间和机会,一个大容量且能够分类的家庭垃圾桶就成为居民的“刚需”。垃圾桶桶身和桶盖均采用100%PP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次性注塑成型。原料中添加专业配方的阻燃母料,使产品具有阻燃功能。垃圾桶大部分是共聚PP和HDPE(一般使用注塑非标)制作。室外垃圾桶大都是低压注塑为主,但是PP垃圾桶易脆化,不能放置在室外,室内PP类垃圾桶居多。
目前,网上出现垃圾桶限购现象:据某电商平台给出的数据显示,6月份分类垃圾桶的销量暴涨,销售额同比增长500%以上。由于垃圾桶过于火爆,不少商家都险些卖断货。某些店铺的爆款“干湿分离垃圾桶”,就不得不每人“限购1件”。如图2所示,6月份上海某店铺的垃圾桶销量翻了近20倍,目前已经实行限购措施,每人只能买一件。垃圾分类引发垃圾桶市场全面变革,普通垃圾桶的容量一般是10升左右,而分类垃圾桶则一般都是几十升的容量。很多电商平台销量最佳的是垃圾桶和垃圾袋,本来只需要1个桶1个垃圾袋,现在需要4个桶和4个垃圾袋。
7月2日,PP1909主力合约开盘大涨,一是季节性需求好转,塑料下游行业的开工率近三周缓慢提升,原料备货库存也在逐渐增加;二是近期市场上疯传的分类垃圾桶,其用料主要是HDPE,还有部分PP,这部分新增需求属于边际短期利好,但不可持续。
二、垃圾新政对垃圾桶的需求–不在数量在创新
目前在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的分层塑料垃圾桶成功的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众所周知,适当家庭堆肥可在城乡地区的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垃圾桶配有电动搅拌机和空气过滤器,其中含有活性炭可以减少臭味的散发。例如将家庭食物垃圾与木屑混合堆肥,由此产生的渗滤液pH值和C/N比值符合严格标准。建议家庭之间共享垃圾桶,以收集更多的垃圾从而利于温度迅速上升而发酵分解。
这种垃圾桶可以不断收集食物垃圾,还能将它们集中起来进行自然分解,分解过程中对各种参数指标进行评估:1.包含的食物垃圾数量,2.环境温度的提升,3.渗滤液pH值的维持,4.防止臭味的散发。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发现,垃圾桶里并没有产生恶臭气味,此外,如图5和6所示,在此期间渗滤液pH值稳定在6-9之间,表明分解后滤液酸碱度适中且作为肥料适合于植物生长。
0-20天,垃圾桶内温度和环境温度范围保持在21-25°C之间。桶内温度的缓慢升高表明了微生物在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废物量逐渐增加,大部分废物开始转化为渗滤液,然后进入收集池里。45-55天里垃圾的重量开始迅速下降,累积废物数量在37℃左右达到峰值并持续了5天。表明垃圾在经过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温度和pH值而持续堆肥,操作方便且环境友好。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只是第一步,或许可采用新型垃圾桶,让家庭产生的食物垃圾不断发酵分解。此方式不仅消除了垃圾收集的不便(将食物垃圾装入垃圾袋并将其带到指定地方丢弃),还协助政府减少垃圾收集和处理成本。
三、国外垃圾分类—起步较早,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比如瑞典是一个垃圾分类十分严苛细致的国家,垃圾回收率达99%,只有不到1%的垃圾被填埋。在可回收垃圾中,将近一半被用来焚烧发电供居民取暖、用电,甚至出现垃圾不够用、需从别国进口的状况,也因此诞生一桩每年收入上亿美元的生意。
瑞典的垃圾分类十分仔细,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处理费,费用以重量计,垃圾越少,垃圾分类越彻底,费用越低。因此本国居民都会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瑞典在2002年之后出台了更为严苛的环保法令:将垃圾掩埋的比例降到1%左右,即99%的垃圾成了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垃圾回收的最大去向是焚烧发电,瑞典有近50%的垃圾都用来焚烧,可以给全国20%的家庭供暖。可焚烧一是因为家庭和企业都把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了,二是垃圾焚烧技术在瑞典已经相当成熟,垃圾焚烧厂清洁无味,粉尘全吸附,二噁英排放接近零。但保持排放物干净并不便宜,例如一个花费5亿美元建造的焚烧发电厂,每年需要花费3500万美元运转。但从综合效益看,它不仅能处理垃圾,包括电力业务每年就值1000万美元,中央供暖是大头,每年能带来6500万美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