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状分析 生产现状 我国工程塑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口不断增长;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万华化学、蓝星新材、神马集团、云天化等一批企业
发展现状分析
生产现状
我国工程塑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口不断增长;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万华化学、蓝星新材、神马集团、云天化等一批企业先后上市。
目前我国通用工程塑料均已建成装置,以 引进技术 为 主,国内本土企业生产比例不断提高。近年 PPS、PI、PEEK 等 特 种 工 程 塑 料 及 下 游 制 品的产业化 发 展 提 速,聚 砜 类、聚 芳 酯、特 种 聚 酰 胺等小品种处于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阶段,产 业 化进程较慢。
2017 年 我 国 工 程 塑 料 主 要 产 品 产 能 402.3万t/a,产量271.4万t,平均 开 工 率67%。根据 当年价格水平计,2017年我国工程塑料产业实现产值约490亿元。2017年工程塑料主要品种生产情况
当前,我国工程塑料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通用工程塑料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特种工程塑料产研脱节;国产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国内产品供应不足,专用料比例低,中低档产品偏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基础树脂合成企业少,改性加工型企业多;技术投入不够,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脱节,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消费现状
2017年我国工程塑料消费量为447万t,自给率上升到61%。2017年工程塑料市场规模(按金额计)达到930亿元以上。总体来看,我国工程塑料有效生产能力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 塑 料 进 口 国。
我国工程塑料产业总体处于成长期。“十五”期间,我国工程塑料消费量年均增速高达 26%;自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石化行业周期性调整,国内工程塑料产品销售情况出现下滑,需求 萎 缩;2010年开 始 工 程 塑 料 市 场 逐 渐回暖,“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塑料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20%。2010 年以 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工程塑料市场保持相对平稳增长,2010~2017年消费量年均增速在10%左右。
我国工程塑料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工程塑料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工程塑料主要用作保险杠、燃油箱、仪表板、车身板、车门、车灯罩、燃油管、散热器以及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等;在通 用 机 械 制 造 领 域,工 程 塑 料 可 用 作 轴承、齿 轮、丝 杠 螺 母、密 封 件 等 机 械 零 件 和 壳 体、盖板、手轮、手柄、紧固件及管接头等机械结构件上;在电子电器领域,工程塑料可用作电线电缆包覆、印刷线路板、绝缘薄膜等绝缘材料和电器设备结构件,以及医疗用品方面;在家用电器上,工程塑料可用作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电风扇、吸尘器、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组合音响设备与照明器具上。
与通用塑 料 相 比,工 程 塑 料 在 机 械 性 能、耐 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发展趋势,而且随着3D打印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工程塑料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重点企业及产业集中度
重点企业
我国工程塑料主要生产企业有60多家,包 括神马集团、中国化工蓝星集团、云 天 化 集 团、中 石化仪征化纤等一 批 上 规 模 的 企 业;德 国 科 思 创、美国英威达、日本帝 人、三 菱 丽 阳 等 国 际 知 名 生 产 商都已在国内投资 建 厂 并 不 断 扩 大 规 模;此 外,中 石化、中海 油 下 属 企 业 也 进 入 了 工 程 塑 料 行 业。详
2017年我国工程塑料主要生产企业
产品 生产企业2017年产能/(万t·a-1)
PC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40.0
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15.0
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10.0
菱优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10.0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
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 6.0
PA66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24.3
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15.0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4.0
鞍山市国锐化工有限公司 4.0
江苏华洋尼龙有限公司 2.0
POM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9.0
宝泰菱工程塑料(南通)有限公司 6.0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 6.0
中海油天野化工有限公司 6.0
河南永煤集团开封龙宇化工公司 4.0
兖矿鲁南化肥厂 4.0
开滦集团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 4.0
新疆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4.0
PBT 台湾长春化学(常熟)有限公司 18.0
江苏恒力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12.0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0.0
中石化仪征化纤工程塑料厂 8.0
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8.0
江阴和时利工程塑胶科技公司 7.0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6.0
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 6.0
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 6.0
山东潍焦集团日升公司 6.0
PMMA 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 9.0
三菱丽阳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8.0
三菱丽阳璐彩特国际(中国)化工有限公司 6.0
三菱丽阳惠菱化成公司 4.0
德固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4.0
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4.0
上海泾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2.0
PPO 蓝星集团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2.0
PPS 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1.5
重庆聚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0
张家港新盛新材料公司 0.5
产业集中度分析
由于工程塑料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外资企业在该领域一直占有较大份额,其次是国有控股型企业。根据统计分析,我国工程塑料生产企业中,外资 占 34%、国 有 占 36%、民 营 占 21%、台 资 占9%。另外,从单个企业的规模来看,外资和台资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在13万t/a,国有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在7万t/a,民营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在4万t/a,存在一定差距。
从区域 分 布 来 看,我国工程塑料企业近 70%(按生产能力计)集中在华东地区,其次有不到20%的企业集中在中南地区,其他分布在西北、华北等地区。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工程塑料企业平均规模在8万~9万t/a,规模水平和集中度相对较高。
根据有关理论研究,产业集中度(即 CRn指数)是指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总和,用来表示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垄断程度。产业集中度类型分6个等级:极高寡占型(CR4>75%)、高集中 寡 占 型(65%<CR4<75%)、中上集中寡占型(50%<CR4<65%)、中下集中寡 占 型(35%<CR4<50%)、低集中寡占型(30%<CR4<35%)、原子型(CR4<30%)。笔者选择前4家企业来进 行 分 析。 从 数 据 分 析 来 看,PPO、聚 酰 胺(PA66)、PC的 CR4指数均大 于75%,属于 极 高 寡占型;POM、PBT、PPS的 CR4指数 均 介 于50%~65%,属于中上集中寡占型;PMMA 的 CR4指数介于35%~50%,属于 中 下 集 中 寡 占 型。总 体 来 看,由于受技术垄断、部分原料供应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发展趋势研究
产能预测
根据国内工程塑料在建项目情况,到“十三五”期末将有165万t/a以上新增产能,到2020年末我国工程塑料生产能力将达到640万t/a,增长幅度达59%。其中,产能增加最多的是 PC,新增加产 能 为165.5万taPPO 由 于 规 模 基 数 小,增 长 幅 度 最大,达到了150%;特种工程塑料规模增长的主要品种是 PPS、PI、特种尼龙等;POM 和 PBT,在经过了多年的产能快速扩张后,近期及未来几年产能增长有限,主要 在 于 消 化 和 提 升 现 有 产 能 的 利 用 水 平。
需求预测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以及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这些因素都是推动全球工程塑料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全球化工产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工程塑料市场的需求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仍将吸引国内外公司持续投资。“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程塑料市场仍会持续发 展,主要来自两方面的难得机遇:一 方面,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将拉动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市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车、高铁、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先进材料的需求增长。《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推进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需求,加快调整先进基础材料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品种,提高关键战略材料生产研发比重。并提出新材料保障水平提升工程。我国制造业升级将带动对工程塑料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国已初步形成工程塑料产链,其中通用工程塑料改性规模较大,部分特种工程塑料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伴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长期的技术积累,为未来工程塑料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随着工程塑料生产、改性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领域亦将得以持续拓宽。综合预 计,2020 年 我 国 工 程 塑 料 需 求 量 超 过560万t,2017~2020年期间需求年均增速为8%~9%;2025年需求量可达700万t,2020~2025年期间需求年均增速为4%~5%。
2020和202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预测
2017年 消费量/万t
2020年 需求量/万t
2025年 需求量/万t
PC 172.7 240.0 300.0
聚酰胺(工程塑料 PA) 88.2 100.0 115.0
POM 52.4 65.0 80.0
PBT 55.3 65.0 80.0
PMMA 68.2 78.8 100.0
PPO 5.3 6.8 9.0
特种工程塑料 4.9 8.5 12.5
合计 447.0 564.1 696.5
发展方向和重点
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工程塑料产业发展重点:
第一,提升工程塑料生产水平。包括:(1)采用自主开发或引进技术适度加快 PC 项目 建 设,提 高国内自给率;(2)提高 POM、PBT、PMMA 等已有工程塑料品种的质量水平;(3)提升 PPS、PI、PEEK 等
已产业化特种工程塑料的规模化生产;(4)促进一批国内目前尚属空白的特种工程塑料实现产业化,如聚芳醚醚腈(PE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 苯 二 甲 酸 1,4-环 己 烷 二 甲 酯 (PCT)、特 种尼龙。
第二,消 除 关 键 配 套 原 料 供 应 瓶 颈。 包 括:(1)完善异丁 烯 法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MMA)工业 化技术,一体化延伸发展PMMA;(2)开发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加快 发 展 PCT、PETG 等特 种 酯;(3)推 进己二腈技术产业化进程,促 进 聚 酰 胺(PA66)工程塑料健康发展;(4)加快1,3-丙二醇、双酚S、双酚 F以及特种工程塑料单体等配套生产。第三,加强塑料改性、塑料合金技术开发。围绕汽车、现代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加大创新发展的力度,提高工程塑料对细分市场的适用性和产品性价 比。同 时,加 快 开 发 新 型 高 效 助 剂,如 热 稳 定剂、抗氧剂、紫外吸收剂、成核剂、抗静电剂、分散剂和阻燃剂等。
对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工程塑料行业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日臻成熟,已从靠资源和投资拉动转为创新驱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受到高度重视,技 术 进 步 是 行 业 未 来 发 展 的 核 心 动 力。各个国家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这一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我国商品开发开展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典型案例,表面上看,美国是在贸易领域采取的保护措施,实质上是针对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赶超和崛起。当前,我国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全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大好机遇。工程塑料与大宗化工产品相比,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比重高、市场发展快、消费带动性强等特点,竞争要素更加体现在新产品开发、市场服务方面。我国工程塑料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生产与应用脱节、关键领化 工 新 型 材 料
PC要防范低水平扩能,重视产品改性和新兴
市场开发
PC是国内消费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品种,长期以来其供应矛盾也最为突出,2017年国内产量63万t,但净进口量高达110万t。2015年以来随着引进技术和自主技术开发同时获得突破,PC的扩能热潮已到来,目前在建产能超过160万t/a。此外,拟建项目也很多,有的企业提出建设百万吨级规模,有的未有工程化经验的小试或中试技术也开始浮出市场。但由于缺乏自主成熟技术支撑,部分新增装置产品将以中低端料为主,若产品短期内难以稳定,将难以迅速有效替代进口料。预计3~5内将出现低端产品过 剩、高 端 产 品 缺 乏 的 局 面,市 场 竞 争 激 烈。因此,企业要避免盲目引进和建设 PC装置;新建装置除了提升产品质量外,企业还应该重视改性和下游应用开发;同时配套建设复合材料生产线,针对应用领域开发改性产品。POM 和PBT要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努力提高
装置利用率
POM 和 PBT
是近些年来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结构性过剩的两个工程塑料品种。近年,我国 PBT 基础树脂已经实现净出口,但 高 端 改性产品仍有20万t左右 的 进 口 量;POM 存在 较 为严重的产品结构性矛盾,装置平均开工率在50%左右,同时国内市 场 自 给 率 也 在50%左右,每 年 还 需进口30万t左右 高 端 产 品。近 一 两 年,天 津 碱 厂、上海蓝星等一些缺乏竞争力的装置已关停并退出市场。目前,国产 POM 消费主要集中在民生用品、工业配件以及中低端电子产品市场。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的汽 车 配 件 行 业 以 及 高 端 电 子 电 器 行 业,国 产POM 尚不具有竞争力。国内企业要不断进行工艺技术改进,提高通用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要加快 POM 的改 性 研 究,生 产 高端 功 能 性 POM 产品,拓宽应用领域。 加快发展聚酰胺工程塑料(PA)及特种 PA 的
生产和应用
2017我国 PA 聚合产能(包括纤维及和工程塑
料级等)合 计 达 到 440 万t/a,以 PA6 和 PA66 为主,并有少量 PA11、PA12、PA610、PA612等特种尼龙生产。“十二五”期间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以及上游原料己内酰胺 生 产 能 力 的 快 速 增 长,PA6产能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PA66由于 关 键 起 始 原 料 己 二 腈 的 先 进 生 产 技术被英威达、罗地亚等公司所控制,因此国内 PA66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因此国内聚酰胺装置以生产纤维级产品为主,同时由于受工艺技术限制,国内工程塑料品种产量占比不到其 聚 合 产 能 的20%,汽车、电 子 领 域 需要的 PA 以进口和外资产品为主。
重视开发高性能PMMA产品开发
随着应用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 PMMA在工业应用(如电子电气、信息技术及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导 光 板 材 料 的 消 费 增 长,光 学 级 PMMA 成为具高成长性的材料,潜在市场大。应对市场需求,我国 PMMA 企业应加快高性能产品开发,形 成 系 列化、多元化和专用 化 产 品。如 开 发 防 射 线 PMMA、光学级 PMMA、光伏电池用 PMMA 薄膜等特种产品;开发 PMMA 改性产品,满足汽车轻量化和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同时,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同时,要积极扩大出口。
加快特种工程塑料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化生产目前,许多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已不再限于航天军用,而是普及到民用领域,如电子产品、包装材料、汽车等。近年,特种工程塑料受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刺激,其纤维、薄膜、光纤涂层、复合改性等延伸制品的发展带动其快速发展。特别是,PI及薄膜在电子电器领域得到快速的应用;PPS及纤维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也普遍得到认可;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 型 化,PPA、PA6T、LCP 等特种工程塑料应用日益广泛。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些特种工程塑料尚处于开发和应用研究阶段,因此需加快产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满足下游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