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乱象丛生的风电后服务市场
回顾2005年,国内风电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随着存量市场大规模增长和风电机组不断出保,风电场日常维护工作也不断向多、杂、难方向发展。在中国人均收入持续升高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后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五万千瓦容量的风电场运维项目中标价格并没有随着风电机组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出现了持续走低趋势。而同时期,欧洲风电后市场的运维费用随着机组运行年限的增长出现合理涨幅,后市场处于良性市场。
当前,国内风电业主在进行运维项目招标时,通过人数、车辆、备件、工器具等要素约束项目成本,并简单以发电量、可利用率作为考核指标。因发电量、可利用率的考核指标难以有效的反映运维质量,导致风电运维服务商重心都放在如何使用低成本人员,如何减配工器具、备件等方面,却很少在如何高效组织管理人员、提升人员素质方面下功夫。在2020年上半年某个运维项目投标时,竟然出现了多家劳务公司投标的情况。
胥佳在演讲中分析指出,业主核心诉求和项目成本要素的脱节是造成当前运维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效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2、风电场运维管理与管理工具不应混为一谈
风电场的管理应以管理思路的变革为主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工具,才能实现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二者不能本末倒置。在以驱动人为主要工作的场景里,不能一味的追求管理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而忽略了对人的能动性的建设。如果人员管理不到位,人员就无法很好的使用数据做出合理的运维策略,再“智慧”的概念也没法为电站带来落地的价值。风电场的管理必须回归管理的本质,以终为始,注重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引导现场运维人员在风电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演讲中,胥佳以故障停机次数和故障停机时长两个指标为例,系统地阐述了风电场管理与考核指标背后的深层逻辑关系。故障停机次数代表人员需要出工的次数,故障停机时长反映了人员维修故障所消耗的时长,这两个指标代表了人员工作强度。这两个指标很容易让现场运维人员感知,也会促使他们为了降低工作强度去降低故障停机次数、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同时,这两个指标又是计算电量损失的数据来源,在现场运维人员为了降低故障停机次数、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而努力时,损失电量自然也就降低,为业主增加了电量收入。
这就启示风电场管理者应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对象设置合理的关键指标,去判断造成电量损失的真正原因,分解归类为维护能力、备件质量、技改等问题类型,继续往下深挖根因,制定电场全年运维策略,让每一台设备故障维护在最佳状态。
3、风电场运维管理的本质
演讲的最后,胥佳分享了协合运维如何通过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运维管理的实例。在一家地处西北的风电场,协合运维通过本部数据分析师进行设备运行数据挖掘、查找问题根源,机械、电气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方案制定并远程技术支持,一线运维人员对风电设备技术改造实施与精细化维护。通过各层级、各岗位人员协同工作,让运行八年的老旧风电场恢复活力,发电量在周边电站对标中提升显著,使得电站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风电后服务市场的进步和发展源于每一次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变革,要推动行业的进步,必须回归风电运维管理的本质。
当我们探究风电场运维管理的本质时,我们应当关注人,关注如何激发运维人员的能动性,关注如何为他们制定可明确感知的、具体的、可实现的考核指标,从细节做起,从理解数据、理解指标、理解时间管理做起。抓住了人的每个阶段成长的欲望,也就抓住了管理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