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继1月之后,M2增速再次创下2016年中以来最高水平,增速创下七年来新高。2022年末我国M2同比增长11.8%,今年1月M2同比增长12.6%。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M2增速再创新高,主要原因在于贷款规模再创新高、财政靠前发力加大货币投放,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存款特别是住户存款同比大幅多增。这表明,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几方面因素影响M2同比继续创新高:一是,2022年基数相对偏低;二是,2月国内活动持续回暖,市场主体借贷活动扩张带动银行货币创造;三是,金融机构加大债券投资力度与积极财政靠前发力。整体看,M2同比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目前国内货币环境保持合理适度,继续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M2增速延续上行走势也有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仍然较强的原因。人民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分析称,在四季度疫情防控措施大幅优化背景下,居民储蓄意愿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疫情对居民的影响仍未明显缓解。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的动能有待观察。
而随着M2的较快增长,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对我国M2体量远超其他主要国家的讨论。
日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间接融资主要是信贷,直接融资是股票和债券,我国的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金融部门六成以上,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间接融资会导致存款派生较多,推高了货币总量。去年以来,M2主要受间接融资体系资产扩张产生,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有所波动,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回到了表内,也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M2增速较高。如果我们把表内和表外进行合并,综合来看社会的广义流动性,增速约为9.4%。
实际上,我国和主要国家货币供应数据结构大不相同,口径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中国货币M2=流动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总额+其他存款,而美国货币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小面额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基金+其他临时性现金存款,并不包括大额(即10万美元以上)企业定期存款。
刘国强强调,我国M2口径和主要国家也有一定的差异。我国M2口径相对比较大,对存款的期限和金额没有进行限制,其他国家有限制,比如美国M2里,定期存款只包括面额小于10万美元的部分,定期存款里面额大于10万美元不计入M2.欧央行M2中定期存款期限不超过2年。这些口径的差异也使得中国的M2总规模显得比较大。总的看,在逆周期调节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力度是保持稳健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梁斯表示,整体看,春节过后企业复工复产提速,资金需求持续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出现明显走强。但需要关注的是,居民预防性动机仍然较强。未来可优化政策措施,合理有效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居民消费复苏,带动经济加快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