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煤技术新观点
时间:2020-12-25 20:19 来源:雅延咨询 作者:雅延 点击:
次
第四届国际炼焦配煤技术高峰论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仍然久久地停留在每一位参会者的心中,我们总结了几位配煤专家的观点并摘录了一些他们的精彩语录,以飨读者。辽宁科技大学教授汪琦汪教授从炼铁人的角度去理解炼焦过程和炼焦煤指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煤的炭化关联性,提出两个新的参数——透气性指数和形变指数,提出要关注热解,并呼吁
第四届国际炼焦配煤技术高峰论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仍然久久地停留在每一位参会者的心中,我们总结了几位配煤专家的观点并摘录了一些他们的精彩语录,以飨读者。
辽宁科技大学教授汪琦
汪教授从炼铁人的角度去理解炼焦过程和炼焦煤指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煤的炭化关联性,提出两个新的参数——透气性指数和形变指数,提出要关注热解,并呼吁大家不要受困于传统的“洋指标”锁链,要抛开书本勇于创新。
汪教授精彩语录:“我代表炼铁人向搞煤炭的和炼焦的道歉,炼铁人给你们出了很多难题,不断地提出各种要求,实际上有些有些要求炼铁人也没有搞清楚。今天大家讲了很多问题,应该大家不从事炼铁不太了解,实际上高炉焦炭的指标,不能真正反映焦炭的指标,世界上用这个指标、焦炭千差万别,用什么样的都有,国内、国际都是这样的。实际上世界上不用澳大利亚的煤、不用山西的煤炼出来的焦炭,包括大高炉最典型的就是俄罗斯,这样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多的可以思考的要我们去做,怎么样破解上个世纪30年代到60、70年代,从煤炭、焦炭到高炉矿石的质量,所有的这些指标来解放我们的能源、矿物资源的利用问题,来缓解我们国家供给矛盾的问题。”
中国煤科集团首席科学家曲思建
曲老师就煤焦行业的创新提出9点意见:1、深入加强煤化学、炼焦学基础创新,并持续深入的进行研究,同时需要材料学、炼铁学、热材料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深度融合;2、建立更加健全、先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3、建立创新性优化煤炭分类标准;4、对进口煤从基础研究上下大功夫;5、关于标准化及GB国际化还需做更多努力;6、对于特殊煤种需要追本溯源、深入探究,找到其特点、唯一性;7、加强配煤容惰能力的研究;8、加强智能化配煤的研究和应用;9、加强煤焦环保清洁化的研究。
曲院长精彩语录:“我们现在不能说把延续了这么多年关于炼焦煤的评价主要指标,或者是还不完全的体系完全打破,也可能我跟汪教授有点儿不同,但是我认为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原有指标的改进,我刚才举了两个点,就是我们再去创立一些新的指标……从现在这几年大家认可的,从岩相的角度,从反射率的角度,它是不是更好?昨天晚上我们跟李老师说了,进入到这个年代了,你们要把煤当成是一个材料、有机岩研究的话,你还仅仅用50倍的显微镜去研究它,本身也已经是不行了,要进一步提高,用更加现代、科学的仪器,去进一步探究更有指向性的指标。”
图片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焦化首席工程师李东涛
图片
图片
李首席对炼焦配煤实践中一些配煤指标和应用方面对大家进行了科普。
李首席精彩语录:“在我们的应用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所有配煤指标的粘结指数是最好的,其实这个是不对的。我调查过好多文献,包括朱春笙(原煤科院的研究生),都没有说粘结指数在任何情况下的加和性都是最好的,他专门写了文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两个煤G值均大于15,二者之G值差小于45。粘结指数的加和性只有在上述情况下是最好的,是有加和性的。但是在实际中,我们按照这几种煤来配的话,不能保证二者之G值小于45。所以,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千万不要认为加和性很好,其实是不好的。”
图片
“胶质层指数可以说是唯一的指标里面具有数量的指标,胶质层指标的加和性挺好的,但是也有缺点,在小于7毫米的时候,X曲线为山形的肥煤时不易测准。所有煤质指标,就像人所有的体检指标一样,不可能说一个指标把所有身体的问题都反映了,每个指标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X、Y值也是一样。”
“奥亚膨胀度,这个指标好多厂家是有设备,但是最后又把这个设备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放到仓库里去了,根本就不用了,他也不会测,更不会用这个指标。……我们在炼焦、配煤的过程中经常讲,比如说各种煤之间要有搭结,说这个煤开始软化了,上一个煤固化,这样承接效果是不好的。所以,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得到软固化温度期间,各种煤之间尽可能要有一些重叠,这样的话成交的效果、焦炭质量才会好。”
图片
宝武集团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配煤技术工程师曾令鹏
图片
图片
宝武集团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技术研究中心配煤技术工程师曾令鹏:通过配入3%-6%的神华烟煤,成功为整个韶钢1-8月份累计配煤成本达到1247万元的空间。
图片
曾工程师精彩语录:“传统意义上(非炼焦煤)不能炼焦,我们要突破这个思维,必须要在4、5号焦炉上从3到6,而且要连续三个月到3%。我们当时这个思路,必须要有实验的基础,我们当时整个思路就是先从实验开始,来考察配煤结构、配合煤粉碎细度、粒度分布等。最后我们总结出配煤结构、配煤指标和配合煤粉碎细度、粒度分布的影响。最后我们建立了一个模型,不仅是我们韶钢能配,其他的钢厂也可以配,我们对整个性质研究得比较透。……我们的实验得到了一些结论,我们在配神华烟煤的时候,加一些气煤,如果要保持比较高的瘦煤,需要提高一点儿肥煤或者是焦煤的指标。提高粉碎细度,是有利于神华烟煤的。特别是提高到4%、5%的时候,肥煤提高到25%、26%,是有利于优化焦炭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