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时间:2018-08-13 11:02 来源:雅延咨询 作者:雅延 点击:
次
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能减排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炼焦行业既是能耗大户,又是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大户;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贡献,是中国炼焦行业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笔者从当前生产和今后技术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1当前生产企业应承担的责任1.1限时淘汰落后的炼焦设备淘汰炭化室高度
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能减排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炼焦行业既是能耗大户,又是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大户;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贡献,是中国炼焦行业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笔者从当前生产和今后技术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1当前生产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1.1限时淘汰落后的炼焦设备
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m的顶装煤焦炉。
1.2 限时配套完善节能环保设施
(1)焦炉。2年内配齐装煤和推焦除尘设施,其效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装煤烟尘捕集率?93%,除尘效率?95%。推焦烟尘捕集率?90%,除尘效率?99%。
(2)优化焦炉加热控制系统。3年内全部焦炉实现加热计算机控制,使焦炉加热耗热量在原有基础上降低3%,焦饼均匀成熟,减少推焦烟尘。
(3)加速干熄焦的建设进程。第一种设想是钢铁企业的焦化厂在3年内配齐干熄焦装置。焦炭产量?l00万吨,年的独立焦化企业在3年内配齐;焦炭产量?60万吨,年的焦化企业在5年内配齐。第二种设想是所有企业在3年内配齐干熄焦装置。这样,每100万吨干熄焦就可降低炼焦能耗5,6万吨标准煤。
(4)煤气净化方面。在2年内,实现100,煤气经过脱硫,脱硫后煤气含
3HS?200mg/m,脱硫废液与有关硫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这样,若焦炉煤气中的HS含量?4g/m左右,脱硫后降至?200mg/m 。年产10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所产煤气燃烧后,可减少S0排放量在3000吨以上。
(5)酚氰废水处理。已配套了生物脱氮装置的单位要严格管理,切实做到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时《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二级排放的标准,即挥发酚,0.5mg/L、氰化物,0.5mg/L、COD,150mg/L、氨Cr氮,25mg/L、悬浮物,150mg/L、油,l0mg/L。对于尚缺生物脱氮处理装置的单位,应在2年内配套完善,实现达标排放。
2 技术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1 焦炉及其辅助系统
2.1.1 降低焦炉加热的燃气消耗,减少CO和NO排放措施 2x
(1)减薄炉墙厚度。在确保炉体安全的条件下,将炉墙砖厚度减薄到90mm或更薄。为此,必须开发高质量、高强度、致密的新型优质硅砖。
(2)提高蓄热室的蓄热量。开发新材质格子砖,其热容量大于目前使用的粘土质砖。
(3)焦炉加热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筛选和综合。对现有多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吸取其最有利部分并进行综合,开发出一套新的控制系统。
(4)焦炉加热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将焦炉燃烧室设计的有关多段加热、顶部跨越、双联(四联)火道、废气循环(内循环、外部循环)等工艺,吸取其最优的部分,综合开发出新一代的炉型。
2.1.2 减少炼焦生产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1)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减少剩余氨水产生量。实现装炉煤干燥热源的选择与生产工艺的最优化设计,设备制造国产化。
(2)提高装煤烟尘的捕集率,将目前的?93,提高到?98%。进一步完善装煤车及有关烟尘捕集系统的设计。
(3)提高推焦烟尘的捕集率。机侧增设捕集设施,使捕集率?98%;焦侧烟尘捕集率由目前的?90%提高到?95或98%。
2.1.3 干熄焦装置的改进措施
(1)干熄槽设置水冷壁。
(2)接焦罐增设罐盖。降低干熄槽高度、减少循环风量、降低焦罐提升高度,以实现节能的目的。焦罐增设罐盖后,可减少移动、提升过程与空气的接触燃烧所造成的烟尘排放。
2.2 煤气净化系统
(1)开发高效煤气脱硫工艺。综合现有各种煤气脱硫工艺的优点,开发出新的煤气脱硫工艺流程和设备,新工艺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不用外加碱或少加
3碱(作最后保驾作用);二是脱硫后煤气中的HS含量?50mg/m;三是脱硫废液能有效处理,无二次污染;四是回收的硫资源能有效利用。
(2)蒸氨系统不用蒸汽。尽快做出蒸氨系统不用蒸汽的工艺设计和设备标准化设计。
(3)对各类吸收塔、洗涤塔、蒸馏塔的填料和塔盘进行最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实现效率高、体积小、用料少、耐腐蚀、易拆装清洗等功能。
(4)减少脱苯系统的直接蒸汽用量,以减少粗苯分离水的发生量,并节能。
(5)改进各类冷却装置的工艺与设备,以减少冷却水用量,实现节水、节能。
2.3 酚氰污水处理方面
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能回用于焦化生产,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1)高浓度污水的湿式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实现工业应用。
(2)膜渗透技术的开发应用。
(3)现有生化工艺的完善,实现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