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咨询热线: 021-26093985 易济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研究 > 船舶 >

下游市场迎调整,新造船市场发展增变数

时间:2023-02-24 16:52 来源:雅延咨询 作者:雅延 点击:
1月的世界新造船市场成绩出炉,三大指标除手持订单保持增长外,新接与交付均出现下滑。新造船市场叠加下游航运市场的大幅调整反映了市场的焦虑,也说明了短期新造船市场发展的复杂性。市场普遍期待中国的经济复苏能够给世界经济、航运需求发展带来信心与力量,进而支持新造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没有延续去年底的“猛追”态势

1月世界新造船市场成交同环比大幅回落。2023年1月,世界新造船市场成交203万CGT,同比减少56.2%,环比减少51.7%;相比近五年成交均值(2018-2022),1月份的成交量也下滑38%。如果从历史数据上看,每年一季度并不是传统“旺季”,但今年1月份的成交形势多少显现出市场的焦虑(参考:2022年世界新造船市场评论)。完工与手持方面,1月,世界新造船交付260万CGT,同比减少15.6%,环比减少9.7%。交付船舶的下降与传统节假日有一定关系,预计进入2月份交付量将会稳步增加。截至1月底,世界手持订单1.09亿CGT,同比增长8.1%,环比减少1.3%。

汽车运输船成为领头羊,油船复苏给市场带来信心

汽车运输船成为月度新造主力。1月,成交主要船型为其它船舶(26艘/74万CGT)、气体船运输船(8艘/54万CGT)、散货船(28艘/35万CGT)、油船(16艘/34万CGT)等船型。主力船型方面,油船大幅增长,增幅达到104%;其它船舶(主要为汽车运输船)增幅为66%;其余主力船型均出现减少。细分船型方面,成品油船、汽车运输船、LPG船、邮轮实现同比增长,分别增长349%、208%、86%和75%;其它细分船型则出现较大程度下降。

油船成交同比大幅回升。去年以来,原油船、成品油海运运费大幅增长和在建船舶数量的大幅减少,使得油船市场受到更多关注,甚至是期待其能够成为继集装箱船、气体船之后,又一支撑市场发展的主力船型。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油船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50.4%;其中,成品油船在涨幅中的贡献最大,占总量的80.6%;另有1艘15.7万DWT的苏伊士型油船。油船1月份的表现带给了市场一定信心,也有继续下单的较好基础,也要继续观察下一步表现。

下游航运市场振荡调整,期待中国因素引领复苏

1月份世界海运运费调整加剧,部分主力船型环比出现“跳水式”回落。1月,综合运费价格为3.28万美元/天,环比下降31.8%,同比减少28.5%。分船型来看,月度环比中,除汽车运输船保持稳定外,其它主力船型均出现大幅回调:油运市场大幅回调,油船综合运费均值环比跌幅33.7%;VLCC船型环比下降21.8%,MR型成品油船环比下降49.5%。干散货运市场继续下探,BDI环比下跌55%。散货船综合运费均值环比下降23.8%,同比下降49.7%。BDI指数同样“腰斩”,1月底大幅下挫至681点。集运市场的降幅再次扩大。集装箱船运费连续8个月下滑,1月的环比下降15.3%,同比降幅已经达到71.4%。气体船运费也在加速回调。1月底大型LNG运输船月均即期运费更是环比下降53.8%,定期运费回落也环比下降5%;LPG运输船综合运费环比下降35.6%。

市场短期的积极因素有限,中国经济复苏成为中流砥柱。运费市场的整体回调与运力供需关系变化息息相关。集装箱船在港口拥堵缓解、消费需求疲软、船队有效运力快速提升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快速下降通道。干散货运情况也类似,只不过需求端的影响更为显著,运价一直处于低位。去年火爆的液货类船舶在经历了俄油气抢运、秋冬季能源储备潮以及全球运力的再平衡之后,近两个月也出现大幅回调,即有技术性调整,也有季节性因素使然,更反映了市场预期并未改善。在航运市场的较大不确定性下,各方对今年中国经济复苏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信心与力量充满期待。IMF最新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提升至5.2%,将推动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品等海上运输需求的增加,有利于干散货运、集运以及能源运输的稳定与活跃。

总结

下游航运市场的震荡给短期新造船市场的发展又添加了新变量。供给端从去年开始就存在的交船时间、新船价格、技术方案三大问题也在时刻考验船东的判断。2023年是世界经济重拾信心之年,也将是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调整目标的关键之年,全球造船业在关注下游市场波动的同时,更要加快做好应对“新目标”确定后的准备。综合来看,更有效的产能释放、更稳定的产供体系以及更适合的解决方案有助市场发展信心的不断积累,推动新造船市场可持续发展。